总的来说,VC是一个抗灾力比较强的行业。2008年的“金融海啸”,投行受灾最为严重,对冲基金是难兄难弟,不可计算的财富转瞬消失。欧洲飞往澳洲的航班本来坐满了前去度假的金融精英们,而那时,他们懒洋洋的度假笑容消失了,企图去澳洲看看有没有工作机会。能让高傲的欧洲金融精英放低身段去谋个饭碗,是因为彼时全球的金融行业都充斥着裁员和倒闭。但在我的记忆里,金融危机反而是国内VC最忙碌的时期,创业项目估值普遍大幅降低,所有项目都急于尽快融资过冬,几乎丧失了议价能力,VC基金都忙着趁低价把大量项目投到麾下。万事总有周期,总有经济复苏的一天。另外,VC基金都是先募资,投一个项目,花掉一部分资金,不会把所有资金直接砸出去,所以在金融危机的严冬里,VC几乎个个都是有余粮的地主,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钱多人胆大的基金趁低价囤积项目,钱少人谨慎的也可以守着现成的资金熬过低谷。不管经济如何萧条,有钱人永远存在,永远贪婪,他们依然需要投资。VC行业算是金融危机时期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风港,我所在的基金就在2008年完成了一轮新的募资。
在抵御金融行业自身灾难时,VC总体表现不错。可是,VC的工作是跟各个行业的创业项目打交道,如果灾难降临其他行业呢?如此产生的影响太难概括了,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还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说起,国家投入四万万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动车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基建项目之一。不少VC动用各种关系,削尖脑袋也要把钱投到动车制造和运作的相关项目。随着动车线路的陆续开通,相关企业借着大势也到了上市的时机,投进去的基金很得意,简直是坐等着丰厚的投资回报。结果,突然发生了“温州动车事故”,一辆车出事,整个行业被牵连。就算你只给动车生产了几颗螺丝钉,那也得查。更何况,那些打算上市的公司都一直号称承担了动车制造和运行的核心环节,自然是要反复调查。情况至此,上市自然成了泡影。中国的上市是排着队的,业内戏称“堰塞湖”,类似于我们去餐厅排队等位,一旦错过你的号,就得重新排队。机会如此来之不易,连获得站到等候队列里的机会,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财力、精力。这些因为动车事故调查错过上市的项目,不知道要付出多少才能走过冗长的调查、洗清自己承担的责任,还要再次重复这些消耗,排队等待上市。事实上,第一步就几乎拖垮整个企业。投资的VC基金们,眼睁睁看着丰厚回报从唾手可得变成了遥不可及。
不过,总有人从灾难得到“好处”。10年前SARS来袭,有一家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它就是大名鼎鼎的B2B网站阿里巴巴。“感谢”SARS,让大家不愿见面,但业务总得做,互联网的B2B服务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本来,电子商务在10年前还是很新的概念,SARS的来袭却激发了市场需求。然而,这样的成功不可复制,也不能被期待。VC是长期投资,不是倒卖股票的游资,即使有阿里巴巴这样的案例,也不会让VC在每次灾难后都立刻想着如何去寻找这样的项目。
天灾总是令人畏惧,但从投资的角度,VC们没有那么害怕。因为资本的首要特点是贪婪,贪婪总会让人忽略其他,包括恐惧。这一点适用于整个金融界,看看故态复萌的投行们就知道了。但VC最重要的规避风险的法则,就是分散投资。在不同时期,投不同的行业和地区,东方不亮西方亮,有赔钱的项目也有赚钱的机会。一次天灾的力量再强大,也不足以毁灭所有。因此,我相信VC会一直存在、赚钱,直到世界末日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