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银行的形成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7 21:06: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中国易经)
  •   现代商业银行的前身是经营货币兑换的所谓银钱业,西方的银钱业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已出现。中国的银钱业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寺庙典当业,此后,经过唐、宋、元、明各朝代和时期的发展,到明末清初,一些较大的银钱业的钱铺等发展为具有存放汇业务功能的钱庄、票号,这在实质上已具有商业银行制度的雏形。
      
      然而,严格意义上的近代银行业的萌芽则起源于意大利。自700年前第一批具有现代意义性质的银行在佛罗伦萨产生以来,最初,其主要业务是替客户兑换、保管铸币,代客收付、记账和清算。随着货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在货币兑换和保管过程中,货币兑换商手中积聚了大量货币,于是用来放款生息。随着信贷职能的产生,货币金银业便演变成了能经营放款、汇兑业务的银行业。
      
      1580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是历史上首次以“银行”命名的金融机构。此后,随着欧洲的商业和贸易中心从意大利向荷兰及北欧迁移,阿姆斯特丹银行(1609年)、纽伦堡银行(1621年)、汉堡银行(1629年)等金融信用机构相继成立。这些早期银行从最初经营货币兑换、接受存款、代客收付及划拨款项直至发展到发放贷款,事实上,已经具有了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特征形态,即货币和信用创造。
      
      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银行的雏形亦逐步完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建立的英国,银行从最初的高利贷发放者和金匠中独立出来,经营按客户要求保管金银,代客收付的业务。其中,金匠签发的保管金银的收据逐渐变成了一种支付工具,成为现代银行票据的雏形;同时,金匠将积聚的金银放贷出去并收取利息的活动也孕育了信贷业务的萌芽。
      
      在资本主义早期,刚刚发展起来的银行业通常都具有高利贷性质,过高的利息一方面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对信用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旧式银行本身适应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发展的需要。1694年,在英国王室支持下,由英国商人集资建立起来的英格兰银行,作为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仅动摇了高利贷旧式银行在信用领域的垄断地位,同时也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正式确立。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后,西方各国纷纷仿效,股份制银行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至于中国现代银行业的产生和发展,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业的开始。1904年,清政府户部银行的成立,可算作是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的雏形。新中国银行体系发展,可追溯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但是,其真正诞生,则是在解放战争年代。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组建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金融和银行体系的诞生。之后,通过合并解放区银行、没收并改组官僚资本银行、取缔外资银行的在华特权、改造私人银行与钱庄,以及建立农村信用社组织等途径,新中国银行体系逐步建立起来。